03

11

-

2025

稻谷抢收!公变晒场

作者: welcometo888集团


稻谷抢收!公变晒场

  从龙潭港向东约15公里,是一段南京取镇江的市境线:大道河。河水向东北流入长江,西岸即是马渡村。10月29日,沉阳节。白叟们正在村口的上,铺满收成的稻谷。虽然一旁的标记牌三令五申,将公当做“晒场”,一整条车道仍是被粮食占满。旁的地步大部门已被收割,只剩下一茬茬的稻梗。收割机就停正在田边的小上,随时预备出场。做为栖霞区次要的粮食供应地之一,马渡村水稻种植面积约2。2万亩,全数为晚熟粳稻。村里的田根基上都由种粮大户承包,他们大多来自安徽等地。据村委会社工引见,本地常住村平易近约1100人,多为白叟,还有90余名残疾人。将自家的地步承包出去后,部门村平易近分开村落,外出就业。“这两天出格忙,根基都正在收稻子。前几天一曲鄙人雨,好不容易晴和了,大师都正在抢着抓住这个机遇。下战书2点,种粮大户老潘请来的三台收割机下地了。这片地里种的是糯米,亩产约1000斤。收割上来的糯米做为商品粮,会被用来酿酒,也会用来喂畜。耕田30年的老潘坐正在边,脸上和身上都沾满割碎的秸秆,表情有些降低:“本年收获欠好,减产歉收。炎天的时候干旱,后面刮大风,良多(稻子)都倒伏了。”老潘来自安徽,正在马渡村承包了800亩地,一小我也没有雇,“机械化很便利”。正在播种和收割的季候,他就联系特地的团队来帮手。这一次,他雇佣了3辆收割机,议好价,每亩地65块钱。不外,正在水稻倒伏的地步中,价钱可能要翻一番。收割队队长一身黑,戴一顶白帽,袖口沾着泥。他拎着一个桶,桶里放着水和毛巾。“我是队长,但现正在我特地给他们送水送工具。”讲到这里,他笑了,脸上的皱纹挤正在一块。收割队都是同亲,来自徐州,曾经干了20年。他们有本人分得的地步,可光靠耕田“是吃不上饭的,只能吃半饱”。队长伸出手,掰算着收获:“(大蒜)客岁能卖到7块钱一斤,本年产量上来了,只能卖4块钱(一斤),来岁还不晓得是啥样。”为了糊口,收割队每年蒲月份起头,往四川、云南和广东去,收割早熟的油菜,随后回徐州家中收大蒜,再去安徽、河南等地割小麦。十几天后,他们又要回家卖蒜,再驱车到东北平原,一往南收割水稻,一曲到岁尾。货车挡风玻璃上的“跨区功课证”,有了它,收割队可免得费通行高速。功课证旁,还有一个意味“平安然安”的苹果。不外,收割队的利润仍是不乐不雅。“机械一台就十几万,卡车二十多万。机械要加油,方才一下就给三台机械加了五千多块钱(油),也只能用到后天半夜,成本太高了。”队长说。另一项成本是维修的费用。虽然新收割机还正在质保期,但修机械的师傅没法随叫随到,收割时间又不克不及错过,只能本人出钱找人修。糯米地差不多收割完了,村平易近李大娘蹲正在刚收割过的地里,捡鳞爪散的稻穗。几年前,她还住正在泰康病院附近,和孩子正在一路;现在,孩子外出成长,李大娘便回到了农村老家。她养了十几只鸡,这些稻子正好能当鸡饲料。虽然回到了农村,李大娘仍是会偶尔去万达茂购物。村委会的社工告诉新潮,村里没有像样的超市,只要一个小卖部,没法满脚糊口需求。每天清晨和薄暮,公交车城市摆渡正在村落取城市之间,供社工们上下班,也载着村平易近进出城。远处,天逐步阴了下来。“明天就下雨了,必然要赶鄙人雨前把谷收了,不克不及让粮食烂正在地里。”收割队队长说。他们敏捷转场,起头新一轮的工做。本文为南京大学旧事学院“WeChina微不雅中国”项目、将来编纂部一流课程的学生实践做品。


welcometo888集团